话音刚落,萧浩然马上就不乐意了。
“妈,您放着好好的田不种,非要去干那些个投机倒把的事情,这要是被抓住了,有咱家好果子吃的。”
萧浩然有些不满的皱了皱眉头,他这老母亲就是闲得慌,钱多烧的。
王丽梅却沉思了一会儿,从之前给的钱里面,拿出了三块钱给李玉华。
“妈,我支持您。”
李玉华低头,看着手里的三块钱,心中五味杂陈。
原身的这个大儿媳,为人是唯唯诺诺的,可也是被原身磋磨的啊。
以前的王丽梅也是个眼里有光,充满自信的好女孩。
自从嫁到了这个家里,没有过了一天好日子不说,还受了不少苦。
这个年代,你嫁了人你就得认!
对方是什么歪瓜裂枣的你也得受着!
虽然妇女觉醒,可骨子里还是有着大男人主义,被大家磋磨的认知里也觉得男人就是天的想法。
李玉华攥紧三块钱,欣慰的点了点头,虽然性子怯弱,可为人比自己的小儿子大气!
紧接着,萧静文也拿了两块钱出来。
“妈,我也支持您,我不懂大道理,但我知道妈您说的,肯定会做到。”
不知道为什么,就是有这种自信。
看着小女儿,李玉华沉默了。
连小女儿都比老二大方,原身哪只眼睛觉得老二是自己的依靠的?
李玉华将钱收下,郑重的对着她们说:“你们放心,拿了你们的钱,我就算你们的股份了,等到赚了钱,我就跟你们分钱。”
说完,又看着萧浩然,“你确定不给点?”
萧浩然立马摆了摆手。
“不了,妈,你们自己有钱闹着玩吧,我就不参与了,田里还有事儿,我就不参与了。”
萧浩然毫不犹豫的走了,自己的亲妈,自己还不了解吗?
活了大半辈子了,自己都还没有活明白呢,还赚钱?
也就小妹跟大嫂傻乎乎的跟她瞎胡闹,还豆芽呢,她会发豆芽吗?她就在那张嘴就说了。
李玉华也不在意。
“算了,既然他不在乎,那咱们自己来,赚了钱就是咱们的,跟他一毛钱关系都没有。”
李玉华笑的意味深长,开始干活。
跟萧静文两个人将黄豆挑选出来,再准备好麦秆跟纱布还有铝盘木桶全部都洗干净晾晒干。
将挑选好的黄豆开始淘洗三四遍,将坏的漂浮起来的黄豆跟绿豆全部都挑选了出来,放在干净的盆里。
加入清水泡着,估摸着时间。
看了一眼屋子里挂着的老式挂钟,挽起袖子,跟着大家一起干活儿。
半夜里,等到豆子全部都胀大,胖乎乎的,用手指一掐就断后,跟萧静文一起,将瓦罐拿了出来。
用稻草在低下铺垫了一层。
萧静文看着自家母亲这么一顿操作也是傻眼了。
要知道,以前就知道母亲彪悍,干啥都会,但也没有想过还会发豆芽啊。
他们的豆芽都是去供销社买的,很少能够买的到,现在都可以自己做了。
“妈,您真的好厉害啊。”
还有绿豆,居然也可以一起泡吗?
萧静文已经没有了昨天的怯懦。
更多的是崇拜,但是骨子里还是惧怕着李玉华。
这么多年的虐待,已经是刻在骨子里了。
“这有啥?等着啊,等豆芽发好了,我就给你们炒一碟儿,好吃着呢。”
弄好之后就是定时去淋水了,一天三四次,这个时候还没有闹钟,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,估摸着时间。
“静文,你大概每过五六个小时就喊我一下啊,我要给豆芽淋水,大概一个星期左右,咱们就有新鲜豆芽吃了。”
而且制作豆芽必须避光,房间也阴暗的不行。
李玉华的吩咐,萧静文向来都遵从。
立马点了点头。
王丽梅也挺着一个大肚子走进来,她马上就要生了,李玉华也不让自己干活儿了,心里感激这个婆婆,但是又觉得心里过不起,就打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。
“妈,这个活儿就交给我吧,我记着时间呢,我一定会做好的。”
甚至是担心婆婆不信自己,还做了保证。
李玉华没有反驳,深知不能一下子改的太过了,反而引起怀疑。
“好,那你可记着了,你要是不会,就第一次跟我一起,多学几次就会了。”
在这个年代,多学一点本事总是好的。
王丽梅感激的看了李玉华一眼。
重重的点了点头。
…
五天时间一过,因为这会儿还是夏天,豆芽发的特别快。
刚第五天就已经长的很好了。
掀开纱布,看着两种豆芽的涨势,李玉华也跟着笑了。
将黄豆芽跟绿豆芽分别用盆子装出来,今儿个炒了一碟。
又煎了几个鸡蛋一起。
绿豆芽拿来打个汤。
端着一碗汤走了出来,又卧了仨鸡蛋。
李玉华从来不会厚此薄彼。
虽然心疼王丽梅,对于萧浩然的不成器也有些有心无力,但该给的吃食,一样不少。
三碗汤里面,一碗一个鸡蛋。
“丽梅,喊他们回来吃饭了。”
这几日,张二妹回了娘家以后,他们除了下地干活也没别的事情,丝毫不提张二妹的事情。
萧浩然放下锄头,洗了手走进来。
“妈还有菜没有,没有的话我可就先吃了。”
萧浩然的声音有些急切,像是饿坏了。
王丽梅刚要说,李玉华就打断了她的话。
“都在桌上了,吃吧。”
一锅米饭,一碟炒豆芽,还有一碗绿豆芽汤跟一碟咸菜还有几个煎鸡蛋,这已经是一家人的晚饭了。
萧浩然瞧着绿豆芽汤刚要挑挑拣拣,喝了一口也不敢说话,生怕触霉头,被老母亲一顿训。
对于李玉华的脾气,他还是很有体感的。
一家人吃了饭,李玉华也没说啥。
这个年代茶余饭后,都是东家走西家窜的。
村口大树就占了一半,男女老少,坐在底下侃侃闲谈,八卦东家事儿,西家的八卦。
很快就到了睡觉的时候。
天还没亮,大家伙都已经起来准备去干农活去了。
李玉华拎着一个篮子装着不少的豆芽,走街串巷的。
给街坊邻居都送了一些去。
这个时候,私人买卖犯法,但是送东西不犯法啊。
